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项目 >> 正文

华尔街日报:外资PE人民币募资弱于中国对手

关键字:【外资PE人民币】 2011-6-9  字体大小:[ ]

  中国私营证券公司在人民币融资方面的速度遥遥领先于外国竞争对手,因而给一些跨国公司为克服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投资障碍而采用的一项新战略蒙上了阴影。

  过去一年,包括百仕通集团和凯雷集团在内的一些国际投资巨头开始启动用人民币结算的基金项目,旨在募集资金充裕的机构和富人手中的钱。

  但是,迄今为止,这些国际投资巨头在融资竞争中一般都落后于中国本土企业,尽管许多中国企业组建才不过几年,而且基本不为外人所知。

  数据显示,在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私营证券企业发行了16只人民币基金,总共募集了1645亿元人民币。外国企业仅发行了7只人民币基金,募得大约32亿元。毫无疑问,许多外国和中国私募企业正在寻求从海外来华投资者身上募集美元资金。

  但是,在通过人民币基金融资的竞争中,中信公司、弘毅投资公司、鼎晖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样一些总部设在北京的企业不仅能够较容易募得养老基金等国内投资者的资金,而且至少在眼下,仅有较少的法规对它们的投资领域进行限制。

  中国政府已经逐步放开了对中国实体投资私募基金的限制。尤其是2008年中国国家社保基金得到批准,可以将其最高达1 0%的资金用于投资私募基金。截至去年,国家社保基金拥有近86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去年,中国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也得到了可投资像私募证券这类风险较高的资产的批复。据某些机构估计,中国保险公司最终可能将多达1000亿元人民币投资私募基金。

  一些国际私营证券公司表示,它们比中国国内企业尤其是较年轻的企业更具优势。外国企业一般在重组和并购方面具有更多经验,它们因此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复杂的交易。外国人更熟悉国际市场,这对谋求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有利因素。

  不过,外国企业在通过人民币基金进行投资方面则面临障碍。去年,外企首次获准可与中国证券公司合作设立人民币基金。几家全球性企业已经宣布建立合资企业,但大多数仍处于融资阶段。外国公司的人民币基金基本没有进行投资,这多半是因为在它们可进行何种投资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外国私营证券公司希望,它们参与的人民币基金能够投资在一般情况下对外国企业加以限制的领域,如媒体、金融服务、自然资源等。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说,尚不清楚的是,这些壁垒是否已经被消除―――即使外企支持的人民币基金的投资人是中国人。

本文来自:尚普咨询 隶属于投资项目栏目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战略合作 - 成功案例 - 相关文章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