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国证监会对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和中投证券的六名保荐人,连发三道警示黄牌。
三家券商仅是名誉上受到损失,并没有受到具体处罚。这仅是证监会针对上半年有些混乱的承销市场发出的警告。
然而,令券商最疼痛的还是那些频频被否的上会项目。
华泰联合证券上半年内最不走运,护航保荐的六家公司有三家未通过,成为被否数量最多的券商。
还有一些投行新手成了保荐“杀手”,例如金元证券、德邦证券、西部证券,保荐的项目全军覆没。
上半年31家公司被否
今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不断破发,资本市场形势严峻,证监会对于ipo的审核是否更加严格呢?
今年上半年有52家券商上报了164家公司的首发申请。最后,未通过发审委审核的有31家公司,涉及到三分之一的券商。其中,未通过率达到19.5%,而去年同期未通过率有19.2%,两者几乎持平。
如果再加上四家公司取消审核,未通过的比例略有增加。四家被取消审核的公司,分别是珠海威丝曼服饰、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广东依顿电子、深圳雷柏科技,背后的承销商分别是广州、国信、招商和安信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板已经取代创业板成为首发被否最多的板块。统计显示,31家被否的公司中,19家公司想到中小板上市,占到61%;创业板被否公司有11家,占到33%。主板市场被否的公司仅有两家。
被否的原因无外乎股本结构历史不明朗、缺乏成长性、关联交易频繁、涉嫌数据造假等原因。
最典型莫过于上市前半小时被紧急叫停的胜景山河,二次过会照样被否,其保荐人平安证券不仅没有赚到承销费,承销能力还受到市场广泛质疑。
此外,将被载入史册的八菱科技询价失败案例,也令承销商民生证券尴尬不已。
华泰联合被否数量最多
曾一度叱咤风云的华泰联合证券,进入2011年屡屡遭遇事端。
去年,华泰联合风光无限,2009年还默默无闻,到2010年承销ipo数量、承销收入就跃居前三甲,通过率也高居榜首,去年上半年保荐的12家公司,仅有一家未通过审核,通过率达到92%。
而今年上半年,华泰联合经过证监会审核的有六家公司,就有三家被否,成为今年被否项目最多的券商,被否率达到50%。
被否的三家公司分别是山东金创、许昌恒源和欣泰电气。
山东金创是第三次上市失败,前两次发生在2008年和2010年。公司成立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向内部职工和其他社会个人筹集股份2000万股,占目前总股本的20.88%,与当前公司法“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认购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额的20%”的规定相违背。由于股本结构存在硬伤,证监会审核委员会投了反对票。
许昌恒源是一家毛发制品公司,公司被否市场猜测是财务疑点较多,其净利润与上市公司瑞贝卡反向增长,不真实;手中拥有大量存货,经营现金流异常;贴牌生产没有独立性。
欣泰电气则深陷国有资产被侵吞的疑云中,公司前身在国有资产转制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0元收购,然而经过评估为负资产的国有资产被转让给自然人后,短时间内又大幅度增值。
这三家被否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不管是股本结构还是财务数据,都有明显的硬伤,基本功还没有练好,就急匆匆去上市,这对于投行保荐人来说,可以说是个警示。
除了华泰联合有三家被否外,国信证券、宏源证券、建银投资、光大证券、财通证券等五家券商均有两家公司被否。
如果算上取消审核的四个名额,国信证券未通过的数量就增加到了三家,和华泰联合持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