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政策面资金偏紧,但人民币基金募集热潮持续汹涌,甚至连外资股权投资机构也感受到了人民币基金的热度,加紧抢滩布局,纷纷筹资设立人民币基金。
最新统计显示,江苏、浙江、北京、上海、深圳五地成为人民币lp(有限合伙人)的聚集地,lp数量占了全国的七成以上,二季度初,全国最大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达晨恒泰即落户深圳。
外资pe纷纷试水
这是一个人民币基金高歌猛进的时代。
统计显示,在完成募集和新设立但尚未完成募集工作的基金当中,人民币基金个数占比均在八成以上。仅5月份,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16只,环比上升33.33%,披露金额的14只基金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资本量为39.16亿美元,环比上升21.61%。其中13只为人民币基金,披露金额的为11只基金,募集金额为28.41亿美元,占5月募集总金额的72.5%,平均规模2.58亿美元;另外3只为美元基金,募集规模10.75亿美元,占比27.5%,平均规模3.58亿美元。
近期,高盛在北京成立第一只人民币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北京市政府将成为该基金的首位投资者。随后,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在杭州宣布成立首只人民币基金,规模15亿元,该基金将由大摩和由其参股的杭州工商信托联合运营模。此前,凯雷、tpg等大型外资pe机构已经募集了自己的人民币基金。
在深圳,由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了中能绿色基金,该基金是深圳首家针对led等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并购基金,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此外,日本gree、腾讯、日本kddi及dcm成立了a-fund,该基金专注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从这些基金不难看出,专注于细分行业的基金频频出现,显示出细分领域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此外,这种细分基金能够有效地组合投资者经验,更好地帮助企业成长。
呈现鲜明地方特色
从基金地域分布来看,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据中华创业投资协会对382家lp的统计,江苏、浙江、北京、上海、深圳五地成为人民币lp的聚集地,五地的lp总数占全体lp数量的70%。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江苏、浙江、深圳的lp以民企为主以外,其他地区的lp均以国企和政府引导基金为主。
分析人士指,不难看出,lp集聚的地区均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尤其浙江、江苏和深圳等地,民间资本积累深厚,在投资渠道相对狭小的当下,这些民间资本自然愿意“抱团”结成基金进行股权投资。
对于深圳成为募资的热点地区,业内人士称这一点也不出奇。来自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深圳是国内创投最活跃、创业投资机构发展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截至2010年底,15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46家公司具有深圳股权投资基金背景,占总数的30.1%,共吸引了全国139家股权投资基金企业的197次投资,其中有34家机构73次投资来自于深圳,分别占全国的24.46%、36.55%,高于全国其他省市。
去年7月,深圳颁布实施《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根据注册资本的不同规模,在股权投资基金总部落户奖励、工商登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全面的便利和优惠政策,最高奖励金额高达1500万元。在推出一揽子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的扶持政策后,深圳对基金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一批新基金纷纷落户深圳,在不到10个月时间里,已有120家股权投资基金在深圳落户,募集资金总额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