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dow jones)旗下风险投资行业追踪机构venturesource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迫切希望能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
venturesource最近对59家投资机构的调查发现,37.7%的机构预计中国的风险资本投资会大幅增加;另有49.1%的机构预计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步伐会小幅加快。这些投资机构包括基金,基金中的基金(funds of funds)、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风险资本投资者以及种子投资集团。
超过5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数据还显示,已经在中国设有办事机构的公司正试图向更多城市扩张,以利用二、三、四线人口中心的经济增长。这些人口中心即使经济实力无法与美国最大的城市抗衡,其人口数量也与后者不相上下。
此外,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受访者中,60%的机构说他们会在2011年增加员工数量。其中大多数受访者预计这一地区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将扩大,中国新的有限合伙人的数量也会增加。近40%的受访者表示,2011年他们会募集一只新基金以投资中国。
在震动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中,投资者转向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作为避风港有多种原因: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市场,这个市场渴求更多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务。政府资助或私人进行的医疗投资正在兴起。
而中央政府相信,未来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经济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技术开发与服务业的转型;投资者则深谙经济快速增长的秘诀。这些也是机构投资者青睐中国市场的原因。
然而,在中国经营业务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已经成为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在相对开放的市场中获得过丰厚回报的基金现在发现自己受到了国外同行以及国内推出的规模庞大的人民币基金的围攻。
有限合伙人在2011年前后看到的中国投资市场的景象和近二十年前无畏的投资者所见到的全然不同。
对于希望进入中国的潜在投资者来说,了解哪些机构在主导这个行业或许会有帮助。弘毅投资(hony capital)、软银赛富(saif partners)、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s)以及其它一批投资基金从私募股权投资业混乱的初期一路打拼生存下来,现在可以作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元老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venturesource的调查结果报告中还有部分国内私募基金的资料。
就像许多投资者认为的那样,那些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投资基金的回报可能仍然较高。但未被发掘的财富机会可能不会再有那么多了。
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前景还笼罩着其它风险。投资者告诫说,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举世闻名,但中国仍然是一个新兴市场,有着新生法律制度的种种不足,腐败现象盛行,还存在着各种欺诈现象。
尽管如此,投资者说,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机会是惊人的,而这又能带来许多机会。
凯旋创投(keytone ventures)创始人和董事总经理周志雄(joe zhou)说,中国的风险投资模式和私募股权投资模式应该和美国有所不同。他说,鉴于中国资本投资机会越来越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选择投资与传统产业类似但又有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业,而不仅仅只是科技公司。周志雄曾任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软银赛富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