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生产美肤宝的广州环亚pk成为第8家上市公司的竞赛中,上海相宜本草取得胜权。这一红火了数年的本土日化品牌上周发布招股书称,计划在上交所公开发行5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资7.02亿。
从招股书看,去年其营收13.35亿,增长率高达78.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6亿,增幅高达82.47%,且80.34%的毛利率水平也大大高过上海家化的57.52%,一切形势大好。但除了因虚假宣传所造成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和高达90%的代工模式令人诟病外,从今年各大日化公司发布的年报与季报看,上市时预期的风光无限或许并不一定就能够实现。
毛利率比行业龙头上海家化还高
招股说明书令一切未上市时颇显神秘的公司褪去面纱。相宜本草公布的资料显示,其前身上海相宜百货由自然人封帅与徐佩珍2000年设立,后引入自然人严明及今日资本等战略投资者,于去年2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6亿。发行前封帅和严明分别持股51.9%和12.83%,而今日资本、o riental trend(东进公司)、上海相宜投资管理、天津架桥富凯分别持有剩余的15.4%、8.37%、9.5%、2%.
而从相宜本草近年的数据看,创始人的高收益似乎并不缺乏底气。在2007年获得风投、加大广告营销费用投入后,相宜本草2009-2011年的营收分别为3.77亿、7.5亿和13.35亿,增长率达98 .76%、78 .11%,实现净利润5221 .52万、1 .16亿和1 .35亿,同比增122.34%、15.88%,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4708.39万、1.07亿、1.96亿,增幅分别为127.91%、82.47%.
不仅如此,从毛利率看,其2009-2011年分别为78 .65%、79 .87%、80.34%,大大高过行业龙头上海家化的54.96%、54.79%、57.52%.尤其令外界惊诧的是,相宜本草目前依然以委托加工为主,代工占比甚至高达90%,且这一模式下的营业毛利率分别为78.74%、79.95%、80.42%,始终比自产模式的毛利率略高。相宜本草显然也意识到这一情况可能遭遇的质疑,称代工模式在化妆品行业中较为普遍,新建的宝山生产研发基地已完成试生产,今后将逐渐扩大自产比例至50%.
违规宣传曾受罚
除了过高的代工比例外,招股书透露出的信息显示,2009年上海市工商局卢湾分局对2008年起相宜本草制造生产的两款产品做出的“预防暗疮生成”、“预防黑头、粉刺、暗疮滋生”等虚假宣传用语罚款3万。而另有发生在更早的2008年,不属于报告期的信息显示,相宜本草还曾因外包装上标注“运用现代生物科技、独有促透导入剂”等字样,却实际上并未添加导入剂,而被上海市工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17.96万。
盛世传美首席营销顾问吴志刚向南都记者表示,白猫已变身传媒公司,索芙特卖壳重组失败,已上市日化企业一半景况悲催,但眼下至少还有4家企业在筹划ipo.“相宜本草作为一中草药品牌能在国内上市,对于本土日化品牌而言是很大的激励,对于资本关注日化行业能产生促进作用,预计其今年营收有望达22亿,但需预防高度依赖单一品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