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意大利公司与我市新北华达化工的合作进入到了关键阶段。昨天,华达化工董事长范荣良告诉记者,“在考评过企业的环保、管理和质量可靠性后,将进入实质性合作。”
1989年,华达化工只是一家位于龙虎塘的村办企业。范荣良回顾企业历程时感慨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舍得投入,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是公司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与一家“不可能合作的”日本企业开出合资车间
华达的产品都在工业领域使用,“甲萘酚”和“甲萘胺”造就了今天的华达。
现在,华达是很多著名大公司的原料供应商,比如德国朗生、日本普利斯通。像任何有成就的公司和人物一样,华达的开始尤其跌宕起伏。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些香港和日本的企业跟我们接触。每次有客户来参观工作,车间都要事先做各种粉刷。”范荣良说,那时候的外商有着高不可攀的地位。“有一年夏天,一家日本大公司来考察华达,他们同时还要看另外两家企业,明确在三家中选择一个合作方。”范荣良知道这个客商有多重要,提前准备了停电应急方案、车辆接送方案,当然,车间又粉刷了一次。
“那天,过了晚上6点没停电,就让应急的电工撤了。可一到7点,电还是停了,会议室热得不行,开了窗成群的蚊子就飞了进来。”范荣良觉得这样的开场真是大大地不顺利,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通了电,急急吃了晚饭就将借来的车把日商送往南京,“因为非常重视这次可能的合作,我不仅借了一辆车,还亲自送他们回南京。哪知刚开出半小时,车就坏在了半路……”
去南京的路上,范荣良的心一路都“泡在汤里”。其后,一行人“灰溜溜”地回了常。
一周以后,日商来了信,合作方确认是华达。从低谷到高潮的劲还真有些难以承受,百思不得其解的范荣良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你们够诚意。”
就这样,第一个合资车间创建了起来,“至今,日方这个位于东京的家族企业已经是二代接班,每次来常,接班的儿子还是会提到我跟他父亲被蚊叮虫咬的往事。”
新北质监扶持,不仅有政策解读更有奖励注入
此后,华达开始更多地接触到了国外的合作厂家。跟着范荣良干了20年的老员工黄英说,“日企不仅带来了效益,更输入了管理和质量建设的经验与路径。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也随之确立。”
目前,企业拥有先后参与研制国家标准2个和5个行业标准。已获发明专利授权7个,另有5个发明专利正在审核中。新北质监盛卫群副局长这样评价,“这样的专利成绩对于一家化工企业来说十分难得。”
范荣良说,“在拿下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后,没想到还引来了区、市两级的奖励资金一共80万元。质监局不仅提供各种政策解读,还注入政府鼓励,这对华达来说堪称如虎添翼。”
成为国际大公司原料供应商的门槛非常高,先要考评连续三年没有质量事故,然后再试用产品。有日本一家药品公司,每年都会来一次华达的生产现场,他们的采购量也从4年前的5吨、10吨提高到今年的150吨。
“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破解了许多前期采购量小、投入大的订单难题。
2014年,华达将在质监的帮助下进入“卓越绩效提升年”,争取参评“新北区区长质量奖”。
我市已有120家企业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在企业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已成为全省质量工作的新亮点。常州的这一创举以及较好的示范效应,写入了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企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20家企业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共计投入经费43.64亿元。
过去的一年,我市组织8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质量奖的申报活动。2013年前三季度的工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7.19%,2013年食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8.87%。
明年,我市质量强市工作将实施三大战略,提升质量强市内涵。一是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为重点,支持有条件的规模企业积极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抢占各级标准的行业话语权。二是支持和鼓励企业实施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战略,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三是坚持创建品牌产品、品牌工程、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并举,组织各类园区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支持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江苏省质量奖”,争取有更多的园区、产品进入品牌体系,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