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举行第一次会议 范绍佳当选主任
昨日,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公咨委”)举行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全体大会,选举产生“公咨委”主任、副主任和新闻发言人。市建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公咨委”正式运作后第一个项目将是“广州大桥拓宽”工程。
今年3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重大民生决策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制度(试行)》,要求今后政府重大民生决策,均应以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的形式,吸纳市民公众代表,包括有利益关系的市民或团体代表参与对拟议决策事项的讨论,其讨论意见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按照市政府部署,市建委开始牵头组建一个由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利益相关方代表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4月23日,“公咨委”市民代表和专家学者公开摇珠抽取仪式举行,产生专家学者界别和市民代表界别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
“公咨委”昨日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首先由有意参选的委员作自我介绍,先后有8位委员进行“毛遂自荐”,现场气氛踊跃。经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最终范绍佳当选委员会主任,刘惠萍、王则楚当选委员会副主任,曹志伟任新闻发言人。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名单将上报给市政府。
未来“公咨委”将承担什么职能,如何开展工作呢?按照初步设想,“公咨委”主要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现场调研、现场监督等形式沟通信息、征集民意、解释项目方案、研讨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监督项目进展情况。受政府委托或经政府同意,还可向媒体和社会通报、说明相关情况。但具体如何开展将由“公咨委”成立后的正式章程决定。
“公咨委”选举结果
主任:
范绍佳(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副主任:
刘惠萍(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沁森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则楚(广东省政府参事)
新闻发言人:
曹志伟(市政协委员、广州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范绍佳:“公咨委”类似于“陪审团”
作为环保专家,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环评工作,对环保和城建领域有所了解。我认为“公咨委”的主要职能是要沟通好政府和市民,起到桥梁作用,相当于法律中“陪审团”的作用。
王则楚:“公咨委”不是决策机构
我本来人在北京,家人非常支持我做这件事情,我就专程坐飞机赶回来开会。“公咨委”应该起到的是咨询和监督的作用,而不是决策机构;在重大项目要建的时候,根据提出方要求了解群众意见,反馈给决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