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西交利物浦大学共有2个面上项目和1个青年项目获批立项,资助总金额168万元人民币。
西交利物浦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赵策洲教授“镧系元素掺杂二氧化铪和超薄二氧化铪的总剂量效应研究”、生物科学系吕志良博士“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配体诱导受体信号/功能选择性激活的分子机理”两个面上项目分获资助金额81万元人民币和65万元人民币。数理中心牛强博士申请的“解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若干过滤分解预处理子”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支持,资助金额22万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西交利物浦大学2012年度还有数个自然科学科研项目获江苏省和苏州市科研基金资助。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eng gee
lim博士的“消化道内胶囊内窥镜天线的电磁辐射特性研究”、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关圣威教授的“抵干扰高促进机器学习之研究与应用”、生物科学系刘合宾博士的“免疫接头蛋白slp-76的sumo化修饰及其在t
细胞信号传导中调控作用的研究”、化学系李毅博士的“有机化合物的不对称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数学科学系刘连峰博士的“颗粒材料粘弹塑性碰撞破损细观力学数值研究”等五个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计划立项资助。
生物科学系荣荣博士的“中国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d)的病原学研究”、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刘大为博士的“非视距环境下的安全定位算法研究”、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文辉清博士的“电动汽车直流母线浪涌电压抑制策略研究”、数学科学系ahmet
goncu博士的“天然气用量随机建模”、数学科学系konstantinos efstathiou博士的“複分析与可积哈密顿系统”、生物科学系的sekar
raju博士的“城市集约化过程中运河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以中国苏州为例”等六个项目获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获得苏州市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为数理中心于昊博士的“高灵敏度且低成本的磁场传感器装置及技术研究”。
就社科基金项目而言,商学院孙妍博士的“苏州地区金融欺诈的认知和分析”、城市规划与设计系陈冰博士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系giulio
verdini博士的“都市周边地区规划与制度构建:全球化下的地方视角”等三个科研项目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此外,商学院jose
grisolia博士和方世豪博士的“苏州合理用水政策研究- 离散经济模型”成功申报苏州市科协软科学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的最高层次。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其学术水平高、评审严格、竞争激烈而成为项目承担单位、广大教师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孜孜以求的努力目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多少,已日益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