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科技部近日发布了201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通知,由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以及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qy-901”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以下简称新产品计划)战略性创新产品立项,由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等28家我市企业申报的“mrt轿车子午线轮胎柔性成型系统”等项目获批重点新产品立项,获批立项数量均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这不仅让青岛在科技领域占据了制高点,也为青岛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前景。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技术国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压载水系统很多人都不理解,这是远洋航运中特有的,船舶运货归航时,因为船上空了,所以吃水很浅,这在海洋航行中是很危险的,所以要装一些海水让船舶稳定航行。”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洪仁说,回到港口时,压载水就没用了,需要从船上排出,可两地港口生态体系不同,一些动植物和微生物跨国“旅行”后没了天敌,就会影响目的地港口的生态环境,压载水系统实际上就是海水的环保处理设备,保证无害排放。
王洪仁介绍,获得科技部立项的这套系统,实际上脱胎于核电站海水处理系统,技术基础十分成熟,但为了适应海上环境和船舶要求,技术上获得了许多突破。简单说这套设备的原理,首先是过滤,然后通过特种电极材料来电解海水,将海水中的氯离子转化成酸性不太强的次氯酸,浓度不高的情况下即可杀灭水中的生物,海水排放前还要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公司开发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是国内首个被国际海事组织认证的系统,目前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排在前三位,技术上也是国际领先的。”王洪仁表示。
作为一种环保水处理设备,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已经被列入远洋船舶必备装备,“国际海事组织有公约要求,目前美国已经生效,预计近几年全球造船企业都要履行,全球的市场额度有数千亿美元。”王洪仁说,在远洋船舶装备中,按价格排序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排在第三位。
据市科技局综合计划处万钊处长介绍,青岛在这一海洋产业领域的技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已经处于制高点,在国内更是当之无愧的首位,该项目获此殊荣也是科技部对其认可的表现,这是青岛的地理环境和科研水平造就的,而且压载水系统的研究改进仍在继续中。在这个庞大领域的未来市场中,青岛由于起步早、技术先进,必将会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岛城锂电池研发发展迅速
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也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战略性创新产品立项。“锂电池结构比较复杂,其中比较核心的就包括正极和负极材料,这决定锂电池的最终性能。”该公司副总经理孙慧英表示,专业研究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际上是对传统材料做多方面的改进,比如在材料中掺入不同比例的微量元素,调整正极材料表面物质的成分等,以此来提高性能,从这个项目的名称来看,就能发现“镍钴锰酸锂”中含有好几种微量元素。
孙慧英介绍说,经过改良的正极材料明显提高了锂电池的耐高温性能。“一般来说锂电池工作环境不能高于55℃,再高就会影响使用及电池寿命,但改良后在60℃左右的环境下仍可正常使用。目前新材料已经投入生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且经过国家成果鉴定,该技术是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孙慧英说。
市科技局综合计划处万钊处长告诉记者,除了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锂电池材料,青岛还有多家企业研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锂电池研究和生产,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也在锂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目前来看,国内除了江浙区域、深圳区域和天津区域外,青岛在2005年之后蓄力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第四个锂电池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核心区域。
“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青岛依靠技术研发,也已经站到了锂电池研发的制高点,成为该行业在全国的核心之一。”孙慧英认为,青岛进步快依靠的是许多单位科研方面的付出,也包括青岛科技研发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该公司的科研项目已经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但在新材料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不断做出新课题,始终保持技术革新,才能让青岛和本地企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