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国家标准委关于第八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的通知》,山东省滨州市组织申报的国家生态林场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成功立项。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把生态林场建设作为“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林水会战”的重要内容,创新机制,高点规划,将生态林场作为功在当代、惠泽后世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精心打造。滨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对全市所有生态林场等重点造林工程,全面推行政府租地造林新机制。在生态林场建设过程中,全市各县区掀起了新一轮造林机制创新的高潮,生态林场建设以政府和大企业投入为主,大户、农民参股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相结合,加快造林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并全面推行了“政府租赁土地、公司化造林、专业队伍管护”的造林机制。
持续开展以生态林场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不仅使昔日盐碱荒滩变为今日生态美丽滨州,产生了巨大生态效益,而且还有效盘活了林地林木资源,促进林农增收致富,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对政府信任度明显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当前,山东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滨州市立足职能,充分发挥在质量、标准化、品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逐步将一批名、优、特农产品优势产区做大做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管理方式上,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关键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产品标识,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严禁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业标准化培训和重要标准的宣传咨询服务,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山东省滨州市通过争取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极大地保护了滨州市名、优、特农产品的品质,加快了全市各县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优势产区和优势农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示范项目基本涵盖了全市的主要名、优、特农产品,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在推动滨州市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滨州市将以国家生态林场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林业标准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