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河北保定被传言定为首都“副中心”之后,京津冀三地一体化布局又有了新动向。有消息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自贸区规划有望近期出台。京唐港和曹妃甸或成为京津冀自贸区的“主战场”,与之相关的诸多实质性政策措施有望在未来两个月陆续落地。专家称,若京津冀自贸区获批京唐港和曹妃甸可能享受诸多政策红利。
两种思路的京津冀自贸区
随着2013年7月3日,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各项政策不断落实推进,中国新一轮开放程度更大的贸易窗口正渐渐打开,各地掀起一股自贸区申报热潮。而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的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更为各地申报提供了动力,不断有消息传出,广东、天津、厦门等地跃跃欲试,这其中京津冀可能会在更大范围内申报。
2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因此,近期有消息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自贸区规划有望近期出台似乎是空穴来风。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目前关于京津冀自贸区规划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京津冀自贸区方案吸收合并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另一种是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同时获批。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前一种思路落实,京津冀自贸区将以河北为腹地、以京津为核心,吸收合并已上报的天津自贸区主要内容,即以融资租赁为重点为实体经济服务,把天津自贸区、京唐港和曹妃甸连成一体。这种思路不仅会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解决了单一自贸区体量不足的问题。
京唐港和曹妃甸将在京津冀自贸区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功能上区别于天津自贸区,将以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煤炭、粮食和木材等大宗物资为主,致力于打造服务环渤海地区的大宗进出口物资集散中心,逐步争取对铁矿石等大宗物资定价的发言权,与天津自贸区实现功能互补。
不过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两种方案都有可能,各有利弊。两个分开申报,可以减少协调成本。放在一块,协调成本虽然高,但可以进一步壮大区域一体化。
有接近商务部的知情人士透露,河北已经抢先一步向中央表明了有意申请自贸区的打算,虽然天津自贸区已经完成了初期工作(即方案已经上报商务部),但在习近平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后,这个战略的重要性显然大增,会承载更重要的功能。
据河北日报此前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必须先导先行。在港口建设方面,河北省将全面拓展港口功能,以知名大港建设为载体,统筹以京津冀为重心的泛环渤海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河北省还欲将唐山港(601000,股吧)打造成全国知名大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沿枢纽,建成以唐山港为龙头,服务首都,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群。据唐山港2013年三季报,1~9月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加13.6%;净利润为6.6亿元,同比增加38%。
天津依然积极争取自贸区
京津冀自贸区概念在近期热炒之前,天津自贸区则始终是区域经济的热点。早在2007年12月天津东疆综合保税港区一期封关的时候,天津方面就提出过在此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想法。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表示东疆保税港区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在2012年年底召开的天津市委十届二次会议上,以及在2013年年初公布的推进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十大任务中,建立自贸区都是其中重要内容。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近三个月之后,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提出:“希望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争当领军者、排头兵,积极探索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
“京津冀自贸区的可行性取决于中央的战略部署,但天津自贸区是天津综合改革和创新的一个战略支点,中央不可能出尔反尔,天津自贸区仍会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增认为,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这个战略地位在近10年都没有动摇过,即使中央设立京津冀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在其中也是主导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曾介绍,天津正在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黄兴国当时强调,自贸区不仅面向天津地区,也为争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一名接近天津市政府的人士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三地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现在在做这个文章,但这个文章很难做。”这位人士称,目前还没听说有关京津冀自贸区的消息,自贸区不适宜弄很大。但从河北来说,提出这种方案是可能的。在港口方面,天津与河北联合搞自贸区也有一定道理,但唐山港的优势比不上天津港(600717,股吧),天津自贸区依然还在具体运作中。
另外。北京市近期密集启动京津冀规划调研,调研内容含产业转移以及自贸区建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近期也密集启动了一批京津冀课题调研,内容涉及京津冀自贸区建设。
“自贸区获得批复可能性很大,一旦批复京津冀协调推进自贸区建设,会打破现有壁垒,推进三地协调发展。”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祝尔娟认为,京津冀三地协调发展目前看来突破口集中在新机场建设以及京津冀自贸区的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