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拓宽城市腾飞“跑道”
在主攻工业的同时,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近几年来,多渠道投入建设资金11.3亿元,配合市政府和自行开工了金珠大桥、秀水大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松江北路、中粮米业铁路专用线、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改造。同时,以整治“五乱”为重点,着力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全区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观。今年,又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区内下水井、管道等进行改造。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服务业项目的入驻。该区围绕建设吉林市北部副中心这一目标,依托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以北部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为主线,抓紧争办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临空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占地12.6万平方米、投资2.3亿元的九新吉林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占地3.32万平方米、投资1.9亿元建设的碳纤维公共应用服务平台等项目已相继完工;总投资9.5亿的东北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仓储基地项目已粗具雏型,投资2.1亿元的瑞信医药产业园项目正加紧推进土地平整,总投资15亿元的双吉火车站城市综合体项目也进入前期征地阶段。同时,也为完善金融、商贸、信息、科研、居住等城市综合配套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风铸就亲商安商“堡垒”
项目建设的风生水起,是锤炼过硬作风、实现工作提升的必然结果。针对12万吨环氧乙烷项目、普瑞特2650吨医药中间体、6万吨生物法环氧乙烷项目、27万吨硝酸项目、聚胺酯系列产品项目等50个重大项目,他们深入践行“保姆式、跑步式、精准式”服务理念,创新开展了“百名干部包联百户企业”活动,实施“三位一体”项目包保推进制和“四方联审”工作制,并将相关情况作为项目责任单位主要挂点领导和部门的年度考核依据;强化日常扶持服务,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土地、用电、用工等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加强对项目的金融服务,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保障大项目快投产、快见效。
与此同时,通过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精简工作机构,整合部门职能,减少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突出量化考核,建立健全任务明确、职责清楚、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真正建立起“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管委会主任郑国学表示,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在产业链培育上,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50户重点高科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倍增,其中45户赢利。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项目建设撑起了吉林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