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一周年在即,在稳中有进的同时,自贸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这种完善,主要聚焦在行政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权益保护制度三方面。
9月16日,由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办的“第八届参事国是论坛”上,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表示,自贸区接下来还要积极探索,进一步的完善。第一个探索完善的是行政公开透明制度。比如政策决策权的公开机制、公众参与的制度、探索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等。
第二是要探索公平竞争的环境。朱民说,正在对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希望进一步取消民营资本投资和产业准入方面的限制,要提高国内企业的国民待遇水平。其他关于公平竞争的内容,还有进行环境评价的分类管理、完善政府的采购规范。
第三是探索完善权益保护制度。朱民说,现在结合自贸区的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探索权益保护的制度,一个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统一管理和执法体系,也探索一个多渠道的纠纷化解机制,包括咨询、调节、仲裁、司法多渠道。另外,朱民介绍说,自贸区管委会即将设立知识产权局,着重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法庭目前也在推进过程当中。
朱民还介绍,上海自贸区从建立到现在运行稳中有进,企业对自贸区投资的热情持续的高涨,今年1~8月份入驻的企业同比增长了10.9倍。“这也出乎了我们的预料。”
不过,朱民也提到,今年5月份后新入驻的企业数量趋于平缓,目前每个月700多家新注册的企业,外资企业注册则在稳步增加,“这也体现了自贸区在制度建设这一方面也取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另外,1~8月上海自贸区进出口货物总值5004亿元,同比增长9.2%。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中转箱量,也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不过,朱民也说,目前自贸区国际中转箱量只占到自贸区集装箱吞吐量7%左右,与韩国釜山和新加坡比起来,中转箱量还是不够大。所以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国际中转箱量的增加。
此外,朱民说,人民币跨境资金池收入额月增长72%,虽然总额不大,但是增幅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