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对《长株潭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要求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对增强长株潭气象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长株潭地区气象现代化水平,有力保障“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南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城市就显得更加脆弱,灾害的破坏力更大,造成的损失也更加严重,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对此,湖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给气象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切实增强气象科技实力,提高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长株潭“四化两型”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同时带动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湖南省气象局提出了“长株潭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已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列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并发布的《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及湖南省发改委批准并印发的《湖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中国气象局与湖北省对共同投资、省部共建长株潭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工程达成共识,并明确要求湖南省气象局以该项目建设为重点,对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盘统筹考虑和规划,通过长株潭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工程的建设推动长株潭三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为全省乃至全国作示范。
2014年8月5日,省发改委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了批复,指出该项目主要建设在省气象预警中心内,部分建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气象局。内容包括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气象服务两大保障体系共9个子项目,具体包括长株潭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长沙综合气象观测与试验基地、暴雨监测预警试验基地、气象信息共享应用系统、长株潭城市群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城市运行气象保障系统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等。批复明确了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要求湖南省气象局尽快落实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