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外交部、财政部委托,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钦州市组织召开《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与会专家和代表经过现场考察,听取《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的汇报,经质询和审议,一致同意《报告》通过评审。
《报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以构建钦州基地为切入点,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乃至中国各港口城市与东盟港口城市的全方位合作,形成推进有序、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的立体格局,推进双方海上互联互通,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在此总体目标的指导下,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中国钦州港-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班轮航线及航运服务项目、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和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机制项目三方面内容。
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洪亮出席评审会,并感谢钦州市对评审会的细致周到安排。洪亮说,钦州港承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和钦州人的梦想,战略位置重要,当前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窗口的前沿。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项目将促进中国—东盟在港口、产业合作再上新台阶。《报告》通过评审,将加快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建设,对打造环海经济圈,加快广西、钦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钦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莺子表示,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对钦州的的亲切关怀、支持和厚爱,给钦州插上跨越发展的翅膀。这种爱是有载体的,从08年开始,国家5年给了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5个国家政策平台,布局了中石油、钦州燃煤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厚感情。正是这种有载体的爱,钦州实现跨越发展,经济总量从08年广西倒数第二,到去年已经跃居到中上水平,财政收入排名第四,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钦州港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门户港、国际区域产业合作新高地。目前, “五铁三高”在钦州交汇,成为西南中南出海的重要枢纽,钦州已经具备打造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新基地的基本条件。肖莺子希望建设单位和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尽快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后上报,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为即将启动的一期三个项目提出宝贵意见,对二期建设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