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学选址。项目选址时充分考虑拆迁安置难易程度、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等因素,尽量选择居民较少的区域。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乃至更大区域内不得规划居住、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卫生防护距离经环评确定后,应依法保障,不得随意变更。
二是及时做好搬迁工作。妥善处理好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的搬迁问题,依法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确保项目投入试生产前完成搬迁。
三是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项目审批前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做到不评估不决策、不评估不上会、不评估不立项、不评估不实施。
四是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切实落实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配套建设各项环保设施,并同时投运,稳定运行,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是加强宣传与信息公开。在项目前期论证过程中全面公开信息,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加强周边居民的沟通协调,增强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度。项目建成后,加强项目宣传,及时公开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