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两煤矿项目获得国家“路条”,这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国家核准的新疆第一、第二个煤矿项目。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获得国家“路条”的两项目是喀木斯特矿区阿拉安道南煤矿、准东大井矿区南露天煤矿二期项目。
其中,喀木斯特矿区阿拉安道南煤矿,建设规模1200万吨/年,是新疆富蕴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气示范项目配套煤矿。
准东大井矿区南露天煤矿二期工程,建设规模2000万吨/年,是“疆电外送”准东-华东±11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煤矿项目。
这两个煤矿项目的共同点是—都是配套项目,一个为煤制气提供原料,一个为疆电外送提供原料。
但是,两个项目突破了疆煤外运的局限,用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实现了优势资源就地加工转化”。
“十二五”初期,国家把新疆确定为第十四大煤炭基地,新疆煤炭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今年前5月,新疆已编制42个矿区的总体规划。以上两个煤矿项目,都在新疆矿区总体规划之内。
自治区发改委方面表示,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除“疆煤外运”外,还有“疆电外送”“煤制天然气”等一系列能源战略部署,目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也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对能源资源的规划是“三基地一通道”,即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以及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有专家表示了煤矿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担忧。对此,自治区发改委方面表示,矿区需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能评估、安全核准等前期工作,才能正式核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