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个经济薄弱村扶持,资金累计投入5.62亿元:建成标准厂房51.34万平方米;高效设施农业近1500亩;26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20万元以上;创业引导资金实际支付481万元;全市创业培训15697人……
“政府的钱”花出的效果如何?市人大常委会今年通过对市政府“民生项目绩效目标书”的监督,将财政预算切实落到实处,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中更加关注产出和效果,要求政府部门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政府出招:民生类专项资金绩效商请人大督查
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数年,出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号文件”,从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做起,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同时,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预算,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市人大常委会也连续数年将为民办实事列入年度议题,听取政府汇报,督促政府推进民生工作,密切关注资金运作和实事办理进展以及落实情况。
在对2013年扬州市财政预算草案初审的意见中,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建议提出选择部分民生类专项资金提交人代会审查的意见。对于人大的建议,市政府积极落实,并在2013年年初扬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财政部门首次向代表提交了 “菜篮子工程”、经济薄弱村补助、创业引导资金、市区社区运转和奖励考核经费、重大公共卫生、校舍安全工程、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等7个“民生项目绩效目标书”。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七项民生类政府专项绩效目标书逐项作了批示,并商请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项督查。
人大接招:创新监督明细督查方案
“民生项目绩效目标书”从项目立项的必要性、保证项目实施的制度、资金的构成,以及资金拨付的进度等组成,事无巨细地阐释了部门用“政府的钱”花出的效果,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开展民生类专项资金绩效督查,使人大财政预算监督从预算编制逐步深入到预算执行、决算等环节,体现了全过程、实质性监督的要求,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
民生类专项资金绩效督查工作,对市人大常委会来说是全新工作,同时也是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一个创新之举。
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民生项目绩效目标书”督查列入常委会主任会议议题。人大常委会并认真研究,依法制定督查方案,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指导思想、督查时间、督查方式、督查内容。
代表支招:督查建言并举合力推进实事办实
1.明确督查工作责任。根据常委会各工委对口联系部门,对照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单位,明确各工委督查职责,将督查任务逐一分解到内务司法工委、财经工委、教科文卫工委、城建工委等四个工委,并要求各工委根据主任会议议题要求,制定详细方案,开展具体督查工作。
2.督查建言献策并举。5月上旬至中旬,主要是了解项目运行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各责任工委,组织代表百人次,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督查,收集建议数十条,共同支招协调问题。内务司法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召开社区建设民生专项督查会议,重点就市区社区建设和奖励考核经费专项进展情况,先后前往广陵区曲江街道解放桥社区、东关街道何园社区十个社区进行实地察看,了解社区用房及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督促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社区民生项目建设工作,为社区用房建言支招。在督查基础上,8月1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民生工作情况通报会,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财政局、卫生局等12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专题通报重点民生类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督查情况,梳理代表建议,集中提出了资金拨付要及时到位、工作协调机制要健全完善、项目进展挂图作战按序时推进等督查建议。
3.主任会议集中过堂。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各责任工委集中开展第二次督查,主要是全面掌握资金使用及项目进展情况。农村工委听取了“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广陵区沙头镇、江都区小纪镇蔬菜园区及市区蔬菜直销店、平价店,对市长“菜篮子”工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专题督查;教科文卫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先后察看了康乐社区义诊服务点、市妇保院保健中心、市人民医院,并听取了市卫生局关于民生幸福工程等共26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工作汇报;财经工委、环资城建工委、内务司法工委也分别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视察等督查项目完成、资金使用情况。12月,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市政府工作汇报和常委会第二阶段督查情况的书面汇报,逐一评价“民生项目绩效目标书”实施效果。主任会议在肯定政府工作的同时,并建议:一是逐步扩大绩效督查范围,逐步从民生类专项资金向发展类、建设类专项资金覆盖。二是深化绩效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三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预算与审计监督有机结合,推进零基预算编制。
在法律监督的道路上,扬州市人大常委会迈出了创新步伐,取得了预期效果。民主建设无止步,创新监督未有期。扬州市人大将一如既往积极开拓,创新思路,依法开展监督,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